{{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曾介紹過音響擺放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主要適用於對箱和2.1聲道音響系統,隨著消費需求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配選多聲道音響系統,以求得到更真實的音場效果。體量變大了、系統變複雜了,對音響的擺位也有新的需求,我們就以5.1音響系統為例,瞭解多聲道音響的擺放:
1.前置音響的擺法
前置左右主聲道音響按等腰三角形的擺放方式,底邊長1.5m~2.0m。如果兩個音響距離太近,人耳只能聽到揚聲器的直接聲場效果,聽不到經牆壁及周圍空間的反射的渲染效果,聲音難免澀、混雜。即便聲音經過了牆壁的反射,由於離聲場太近,經過衍射的聲音容易被掩蓋,人很難聽到。一般來說,兩個主音響最好與聽者呈45°夾角並與聽者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果距離太近,音域定位不精確,高低音單元存在相位差,聲音不同步;距離太遠,音場會變窄,失去空間感和臨場感。
2.中置音響的擺位
中置音響一般放在正前方顯示器的上方,在左右音響的垂直平分線上,與左右聲道箱在同一平面內。
3.後置環繞音響的擺位
後置環繞音響應擺在兩側的後牆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音響腳架把環繞箱架起來,使高度與與左右主音響同高。也按等腰三角形形式擺放,底邊與主音響兩箱距離等長或略寬。夾角最好呈110°,人耳的夾角約為110°,如果後置音響按這個夾角擺放,從後面傳來的聲音就比較接近真實的效果。
如果因沒有後面空間而不能實現110°夾角的,可以採取這個“妥協”方案——將後置音響“反相”到前面,也就是擺在前方和原來後方位置成鏡面對稱的地方。
對於有後面空間卻不能按照110°擺放的,可以把音響擺在後方的某個位置。
如果後方音響不能在同一平面,可以使後置環繞音響高度約高出聽者60~90釐米擺放,但要避免高度低於人耳。
4.低音炮的擺位
由於低音的方向性較弱,低音炮的擺位相對寬鬆些。一般來說,低音炮靠近牆擺放,會有比較平均的低音表現。建議將低音炮放在桌面的正中央,箱面向後,效果會更好一些,這樣低音經過兩次反射後才到達人耳,能使人產生一種音場被拉伸的感覺,臨場感更為強烈。
最後,大家某日本測試軟體中推薦的方式,而對於每個位置也都有精確的位置指定,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左前置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18
與X軸的距離= Y軸長度×0.15
中置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18)/2
與X軸的距離= Y軸/2
左前置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18
與X軸的距離= Y軸-( Y軸長度×0.15)
左環繞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535
與地面的距離= Z軸×0.75
右環繞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535
與地面的距離= Z軸×0.75
後環繞喇叭的擺位
兩個後環繞喇叭之間的距離為30cm, 並且以Y軸/2為基準
與地面的距離= Z軸×0.75
(備註:此擺位必須使用雙向或是單向發聲環繞喇叭,三向發聲喇叭不適用)
低音炮擺位:
低音炮與X軸(左側牆或是右側牆)的距離= Y軸長度×0.039
與Y軸的距離=X軸的長度×0.738
最佳位聆聽位置: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 × 0.535
與X軸的距離= Y軸長度/2
一定覺得這算式太傻眼,反正看圖片大概放就好XD
這麼精準的話一般人應該會發瘋
跟著大家一起買,藍芽喇叭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