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像素越高,畫質就越好嗎?

拍照是智慧手機最重要的一個功能之一,隨著技術的更新反覆運算

在維持手機尺寸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手機所搭載的攝像頭像素也越來越高

目前大多數手機的拍攝像素在1000~2000萬,個別手機的像素在2000萬以上

 

在智慧手機沒有完全普及的久遠年代

個人的日常拍攝還是通過相機來進行

 

500萬像素、800萬像素

都是好畫質的代名詞

自數碼相機誕生的那一刻開始

像素越大,似乎就意味著畫質越好

但是……(搖了搖頭,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畫質與像素到底是什麼關係?

在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講講影響照片畫質的因素都有哪些

 

外部因素:

光線

 

內部因素:

ISO、光圈、快門時間、像素、感光感測器面積

 

我們都知道,在黑暗、光線弱的環境下拍攝

拍出來的照片要麼是黑乎乎的,要麼就是有很多噪點、不清晰

 

其實“光線”正是對畫質影響最大的因素

 

小知識;

ISO是相機通過演算法調節曝光的參數,屬於軟體層面,ISO越大,曝光越大,但噪點更多。

 

光圈直接影響物理進光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大,這個由光圈硬體決定。

 

快門拍攝時間越長,進光量越大,但在快門時間越長也意味著,拍攝過程中不能發生抖動,例如快門時間1/10秒和1/5秒,後者進光量大,但在快門拍攝過程中不允許“抖動”,抖了就會拍糊。

 

感光感測器面積越大,意味著進光量越大,這個也是直接由感測器硬體決定。

而像素呢?

 

實際上,手機攝像頭在發展過程,一直都在不斷克服光線問題,感光面積越來越大,光圈越來越大,演算法不斷升級。

 

攝像頭在接收外部光線後,將光線分佈在感光感測器上,感光感測器再將接收的光線分佈在每個像素上,雖然像素決定了畫質的解析度,但是!若光線不足,即便像素很多,其單個像素分配到的進光量卻不高,這個時候,你所拍攝的照片其依然很暗,畫面越暗,放大後噪點就越多,畫質就越不清晰。

 

舉個例子:

假設在夜晚環境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快門時間、ISO、光圈、感光感測器都維持一個常量,其進光量為1個單位,這時若是2000萬像素,那麼單個像素分配到的進光量是1/2000;若是1000萬像素,那麼單個像素分配到的進光量則是1/1000,後者雖然像素低,但進光量卻更高,畫面曝光更高,雖然只有1000萬像素,但每個像素都足夠清晰,因為單個像素的進光量夠大,其表現的畫質比前者要更好。

 

而若是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假定其它變數都維持不變,進光量是100個單位,此時高像素的照片就比低像素要好。因為無論是低像素還是高像素,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其單個像素被分配到的進光量都足夠多,這個時候,高像素才有意義。

 

也正因如此,若是在感測器總感光面積相同的情況下,1200萬像素的手機拍照可能會比1600萬像素,甚至更高像素的手機拍照要好。但情況若是在白天,則很可能是1600萬像素的手機拍照更優。

 

好心提醒

手機拍照畫質的影響因素有很多

軟體層面主要是拍照演算法

硬體層面涉及感測器、光圈、影像處理器等等

手機攝像頭的“像素”並不能決定拍攝畫質的好壞

 

跟著大家一起買,Rainbow全品牌商品請點這裡↓↓↓

https://goo.gl/4bo2Lg

https://goo.gl/4bo2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