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談談Hi-Fi吧,Hi-Fi是英語“High-Fidelity”的縮寫,翻譯為“高保真”,定義是:與原來的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

 

根據牛津詞典的解釋:

能夠播放錄製好的音樂並發出高品質身歷聲(立體聲)的設備。另外Stereo為形容詞,形容一套設備聲音素質比較高,在其它詞典中,關於高品質,也有另外一種表述,那就是聲音重放時極低的失真。

 

上面用“Stereo”來解釋Hi-Fi,那麼我們必須搞清楚“stereo”的含義

通過兩條通道(牛津詞典另有釋義直接表明是通過兩個揚聲器)播放錄製好的音樂、演講等等的系統。

 

注:本文不談編碼等技術,只談聲道。

單聲道(Mono):

自從1877年,美國的大發明家托瑪斯·愛迪生發明了滾筒式留聲機開始,就進入了單聲道的錄音時代。

 

身歷聲(立體聲)(Stereo)

身歷聲(立體聲)錄音技術誕生於 1931 年。發明者是英國電氣工程師艾倫·布魯姆萊茵(Alan Blumlein,1903~1942)。

只要是兩個揚聲器來重放聲音的系統,都叫身歷聲(立體聲)。咱們常用的桌面音箱、耳機都是,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種。

 

身歷聲(立體聲)系統使得重放聲音的時候,聽眾能分辨出聲音的來源是來自左邊還是右邊,同時,經由左右聲道聲音的大小(非標準術語,便於理解)以及質感,假如我們在左右揚聲器之間連一條線,可以使人感受到某種聲音是來源於這條線上的哪一點,在我們聽人聲歌曲時,好的身歷聲(立體聲)系統可以使得我們感覺到演唱者就在我們正前方(假如我們坐的位置距離左右聲道相同),這種表現能力,叫做“結像”,意思就是仿佛讓我們看到發聲源就在那裡。

 

我們常聽到的由揚聲器發出的音樂,基本上包括兩種,一種是錄製的,一種是音樂家創作的。我想說的是,即使是身歷聲(立體聲)系統,只有2個揚聲器,但是我們經常也能聽出音樂的縱深感,比較典型的是臺灣音響大師劉漢盛先生推薦的雨果錄製的《小刀會》之“序曲”(周星馳大聖專用BGM。你懂得),開頭第20秒和第43秒時出現的那兩次震撼人心的鼓聲,用的是位於舞臺右後方的低音大鼓,在好的系統裡,我們仿佛可以分辨出它所在的位置。

 

有的揚聲器自帶了好幾個單元,包括如今的耳機,價格較高的耳機普遍帶有多個發聲單元,但本質上說,還是身歷聲(立體聲)系統,單個揚聲器的不同單元採用分頻技術,為了更好地重放聲音。

 

人類的耳朵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為20Hz~20000Hz,如果低於這個範圍的話就叫做次聲波,而若是高於這個範圍的則是叫做超聲波。為了更好的重放聲音,科學家將不同頻率段的聲音交給不同的發聲單元去重放,比如典型的二分頻音箱,分頻點是2.5KHz,20Hz~2.5kHz的聲音交給中低音單元(較大),2.5KHz~20KHz的聲音則交給高頻單元(較小),當然還有三分頻或者更多。

 

當然也有不少身歷聲(立體聲)的揚聲器單邊只有一個單元,這種單元叫做全頻單元。

 

下圖是典型的身歷聲(立體聲)兩分頻系統:

2.1聲道:

其實只是一個偽概念,但因為產品眾多,實際應用上也較多(銷量大),所以提一下。

 

這種系統包括了兩個衛星箱和一個低音炮,2.1裡的“2”指的是2個衛星箱,這個“.1”指的是低音炮。設計上衛星箱一般用的是全頻單元,而低音炮負責重放低頻部分聲音(斷開衛星箱你就可以感受到低音炮負責的是哪一部分頻率的聲音重放),為了使得衛星箱比較小巧,單元口徑比較小,常見的是2.5寸,素質也比較低下,很多人會將低音炮的音量開大來自欺欺人,整體上與Hi-Fi的概念違背。

 

2.1的音箱,只是得益於能夠一定程度上相容音樂和遊戲,電影,而遊戲和電影比較需要氛圍感,而這種系統的低音單元可以做到這一點,用戶又不必花太多銀子,這或許是它暢銷的主要原因。

 

主要是這個“.1”根本不是單獨的聲道,所以談不上是2.1聲道,所以這是個偽概念,鑒於這個“.1”所負責重播的低頻沒有指向性,所以也把它算作是身歷聲(立體聲)系統的一個變種吧。

 

5.1聲道(5.1 surround sound)

5.1聲道的第一次使用,追溯到1976年,當時杜比實驗室修改了Todd-AO 70毫米膠片上6個類比音軌的使用方式,但當時在電影《洛根的逃亡》中杜比實驗室的光學矩陣編碼系統中,沒有使用獨立的環繞聲,因此還不是真正的5.1,杜比實驗室第一次在70毫米膠片中使用真正的5.1聲道,是在1979年的《現代啟示錄》中,螢幕方向設置三個聲道,另外兩個環繞聲以及一個低音通道。

 

5.1聲道系統基本上和電影的關係是相伴相生的,如今還有不少的朋友在使用5.1系統。

 

7.1聲道(7.1 surround sound)

相較於5.1聲道,7.1聲道在聽音者後方增加了兩個環繞聲道,分別叫做左後、右後聲道,在家庭影院中,這應該是普遍率最高的系統了。

PS:因為5.1聲道的媒體檔更為多見,如果你已經購買了7.1的系統,7.1還有一種佈置方法,那就是將後方兩隻環繞放置於左右聲道上方

 

9.1聲道(9.1 surround sound)

9.1聲道按照杜比官方的佈置圖,在左右環繞聲道與左右聲道之間分別新增了一個聲道。

 

以上三種聲道系統,被杜比統稱為“Traditional Surround”,翻譯過來是“傳統環繞聲”,既然有這一說,那麼肯定是有大殺器面世了,沒錯,因為杜比推出了全景聲系統:

 

除了用於電影觀看,在這裡強烈推薦大家也嘗試在這些系統中玩次世代遊戲,這些遊戲的音軌是經過了精心的設計,環繞效果非常之明顯,當年我曾在7.1家庭影院系統中用了一周時間通關PS3上的《戰神3》,不要太爽。當然用來觀看配備對應多聲道音軌的演唱會也是不錯的,可以較好地還原演唱會現場的狂熱氣氛。值得注意的是:5.1以及7.1聲道的這個“.1”在媒體的音軌中是有一個單獨的聲道資料的,而在上面我們聊到的2.1多媒體音箱中,低音單元只是重放了身歷聲(立體聲)中的一部分低頻,而沒有專門供它重放的聲道資料,這是本質區別。

 

在杜比的官網裡,全景聲的配置模式一共多達36種。從2.1到11.1.8系統都有。如今的電影院一般都會設置一個專門的全景聲廳,就是按照杜比全景聲標準建造的。

 

好了,從單聲道,到11.1.8系統,我們常見的聲道系統就介紹完了。

 

總的來說,我們人類身在一個四周遍佈各種聲音的複雜環境,隨著音響系統聲道(音箱)數量的增加,我們可以感受到更加逼真的聲音,然而,無論技術如何進步,都只能更加的接近自然界的聲音,而自然界的聲音,經由空氣傳導到我們耳朵,那才是真正的高保真,真正的Hi-Fi。

 

跟著大家一起買,藍芽喇叭請點這裡↓↓↓

https://goo.gl/M372mb

https://goo.gl/M372mb